欢迎来到上海沃乘实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牌号成分

探索4J42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最佳去应力退火工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2-30 10:46点击:

 引言

引线框架,作为半导体芯片的基石,不仅承载着电流与信号的传输使命,更是连接集成电路内外电路、实现电信号传递的关键桥梁。它如同一条隐形的纽带,将复杂的电路系统紧密相连,确保了半导体与芯片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作为散热的重要参与者,它与气密封接材料协同工作,有效地将芯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为集成电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集成电路的庞大体系中,引线框架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品赖以生存的结构材料,其性能与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电路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高可靠性、小型化、表面贴装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行业对引线框架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引线框架的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形态与功能,而是需要适应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与更苛刻的性能需求。例如,引线管脚的增多、间距的缩小以及外形的多样化,都使得在设计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时,必须更加注重框架材料与单晶硅芯片材料、陶瓷等封接时的匹配性与应力控制。

4J42合金,凭借其独特的铁磁性恒弹性特性,成为了设计高可靠性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首选材料。这种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与单晶硅芯片材料、陶瓷等相近,能够在温度冲击下与芯片等产生极小的应力,从而确保了电路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4J42合金还能适应当前集成电路向小型化、大功率化方向的发展趋势,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尽管4J42合金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精度与质量控制却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国际上IC封装业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市场的迅猛扩张,国内IC引线框架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愈发严峻。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生产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的厂家却寥寥无几,且产能严重不足,仅能满足全国需求量的极小部分。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的尺寸精度、带材板形、表面质量要求极高,对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结论

(1)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索与优化调整,我们最终确定了引线框架用0.1mm厚4J42精密合金带材的最佳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这一工艺参数包括退火温度为400℃、退火速度为2m/min以及张力为8kg/mm²。这一组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带材的性能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良好适应性。

(2)在去应力退火工序中,我们发现退火温度对带材性能和板形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带材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延长率则有所增加。同时,退火速度也对带材的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至于退火张力,虽然也会对带材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去应力退火温度的变化对带材的硬度、抗拉强度、延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且相关度较高。这意味着在优化去应力退火工艺时,需要特别关注退火温度的控制与调节。同时,去应力退火的速度变化也对屈服强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这一发现为我们后续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4)采用本文所述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引线框架用0.1mm 4J42带材,不仅性能优异、板形平整,而且其翘曲值更是达到了20mm/m以下的优异水平。这一成果不仅满足了引线框架对材料性能与精度的严格要求,也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