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沃乘实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牌号成分

面向航空航天与微系统领域的GH3600镍基合金极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2-14 16:03点击:
 
 

 
 
GH3600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固溶强化型镍基高温合金,因其出色的耐蚀性、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在航空航天、核反应堆及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微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极薄带等微型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微型飞行器等领域,对材料的尺寸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在此领域的起步较晚,与国外存在差距,因此,开展GH3600等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材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机械轧制法,我们成功制备了厚度为0.07mm的GH3600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在轧制过程中,晶粒沿轧制方向拉长,晶界模糊,变形带增多,退火孪晶消失,导致带材的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此外,我们还发现,随着轧制减薄量的增加,带材厚度与晶粒直径的比值(T/D)逐渐减小,甚至在某些区域出现单层晶粒,这种尺寸效应对带材的力学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退火处理对GH3600镍基高温合金带材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800℃退火1小时后,带材已发生完全再结晶,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材料的强度则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压下量的增大导致再结晶晶粒细化,材料的屈服强度也随之上升。然而,在高温退火后,组织中出现异常粗大的晶粒,进一步加剧了尺寸效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尺寸效应导致GH3600镍基高温合金带材的力学性能出现反常现象。具体而言,带材的屈服强度随T/D的减小而增大,而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则随T/D的减小而降低,即表现出“越小越弱”的趋势。然而,在适当的退火条件下(如800~900℃退火后晶粒尺寸约为7μm时),带材的局部取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达到较优水平,同时断后延伸率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了良好的强塑性匹配。
此外,我们还对厚度为0.1mm和0.05mm的冷轧GH3600箔材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退火后,箔材发生了回复再结晶,纤维状晶粒转变为等轴晶粒,并出现大量退火孪晶。与0.1mm厚箔材相比,0.05mm轧制态箔材的晶粒拉长现象更为明显,退火态箔材的再结晶程度增大,晶粒尺寸减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箔材晶内碳化物逐渐减少,孪晶界所占比例增大,再结晶程度及晶粒尺寸也相应增大。然而,在1050℃下退火1小时后,0.05mm厚的箔材晶粒迅速粗化,厚度方向上局部出现单层晶。
拉伸试验和断口形貌观察表明,箔材同样表现出“越小越弱”的尺寸效应。在相同厚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延伸率异常降低;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抗拉强度也异常降低。然而,在950℃下退火1小时后,厚度为0.05mm的箔材晶粒细小均匀,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93MPa和560MPa,延伸率为19.1%,实现了良好的强塑性匹配。
综上所述,GH3600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材的制备和退火处理对其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和退火条件,可以实现带材的强塑性匹配和力学性能的最优化。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GH3600等镍基高温合金极薄带材的制备技术和性能优化,以满足航空航天及新兴微系统领域的需求。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