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全面解析4J33/4J34的化学成分、性能指标及
- 耐热合金之星:Incoloy 330(1.4886)的力学
- 精准匹配,封接无忧:4J系列铁镍合金为
- 温度变了,形状和弹性却不变!这种国产
- 精密仪器、航空航天、高端轴承…都离不
- 3J1、3J2、3J3合金化学成分、热处理制度及
- 「了不起的工业材料」系列:隐形守护者
- 铁和镍的完美舞蹈:详解4J58定膨胀合金的
- 国产4J38合金 替代美国36NiFM 低膨胀系数
- 2J83/84/85:高磁能、好加工,复杂小磁件利
联系我们
邮箱:3332008355@qq.com
手机:13391115595
电话:021-67865552
地址:上海金山区仙居路218号3幢2453室
牌号成分
探索GH3536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极端高温下的氧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1-13 16:26点击:
高温合金,以其出色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在极端环境应用中占据核心地位。依据基体元素的不同,高温合金主要分为镍基、钴基和铁基三大类。鉴于钴元素的战略重要性及我国相对匮乏的储量,以及铁基合金的组织不稳定性,镍基高温合金,特别是如GH3536这样的固溶强化型合金,显得尤为重要。GH3536合金富含镍、铬、铁,不仅耐高温、耐腐蚀,而且组织稳定,是航天航空发动机、船舶工业及特殊环境(如高温、腐蚀、摩擦环境)的理想材料。其出色的热塑性、焊接性能以及在900℃左右的高温下保持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使其成为制造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的首选。
组织变化规律与氧化机理
在GH3536箔材(厚度50μm)的高温氧化处理过程中,观察到析出相析出与表面氧化的耦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箔材厚度薄,元素在厚度方向的扩散路径短,析出相析出与表面氧化均伴随元素扩散。
400℃处理:微观组织初期无明显变化,500小时后仅在晶界处析出M₂₃C₆、M₆C等碳化物,表面未检测到氧化产物。
600℃处理:晶界处析出碳化物并逐渐连接成网状,同时在初次颗粒状析出相和晶界附近析出细小碳化物颗粒,孪晶界上也析出M₆C颗粒。此时,表面形成致密的Cr₂O₃氧化层,随处理时间增厚,晶界处氧化更显著。氧化产物主要为Cr₂O₃,有效阻挡了Ni、Fe等元素向外及氧向内扩散。
800℃处理:晶界上析出网状碳化物后,部分碳化物长大为颗粒状,随后μ相在晶界碳化物附近形核并长大成条带状。母相晶粒内析出碳化物并粗化,同时析出σ相;孪晶界上的M₆C碳化物由颗粒状变为短棒状并逐渐粗化。此时,表面先形成致密的Cr₂O₃层,但随时间增加,氧化层致密性下降,出现团簇状氧化产物,逐渐形成尖晶石氧化物,导致内部氧化。为维持保护性氧化层,Cr元素从晶界和临近表面区域扩散至表面,影响富Cr析出相的析出。
结论 对厚度为50μm的GH3536箔材在大气中400℃、600℃、800℃下分别进行100h、300h、500h的氧化行为和组织演变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氧化动力学:600℃和800℃时,氧化速率分别为3.6823×10g²cm⁻⁴s⁻¹和1.1858×10g²cm⁻⁴s⁻¹,遵循抛物线规律。初期形成Cr₂O₃为主的致密氧化层,随温度和时间增加,氧化层致密性降低,Ni、Fe元素扩散至表面,与Cr₂O₃反应生成NiCr₂O₄等尖晶石氧化物,数量随时间增加。
2.组织变化:400℃和600℃时,组织变化较小,主要析出碳化物沿晶界网状分布;600℃处理500小时后,母相晶粒内部和孪晶界开始析出碳化物颗粒。 高温3.组织演变:800℃时,晶界析出相由网状碳化物转变为条带状μ相,孪晶界M₆C析出相形态变化,母相晶粒内部析出多种颗粒状析出相。
4.耦合现象:800℃时,氧化层形成与析出相析出产生耦合。为维持氧化层,Cr元素从晶界和表面附近扩散至表面,导致μ相只能在箔材中部析出。
以上研究揭示了GH3536箔材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行为和组织演变规律,为高温合金材料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组织变化规律与氧化机理
在GH3536箔材(厚度50μm)的高温氧化处理过程中,观察到析出相析出与表面氧化的耦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箔材厚度薄,元素在厚度方向的扩散路径短,析出相析出与表面氧化均伴随元素扩散。
400℃处理:微观组织初期无明显变化,500小时后仅在晶界处析出M₂₃C₆、M₆C等碳化物,表面未检测到氧化产物。
600℃处理:晶界处析出碳化物并逐渐连接成网状,同时在初次颗粒状析出相和晶界附近析出细小碳化物颗粒,孪晶界上也析出M₆C颗粒。此时,表面形成致密的Cr₂O₃氧化层,随处理时间增厚,晶界处氧化更显著。氧化产物主要为Cr₂O₃,有效阻挡了Ni、Fe等元素向外及氧向内扩散。
800℃处理:晶界上析出网状碳化物后,部分碳化物长大为颗粒状,随后μ相在晶界碳化物附近形核并长大成条带状。母相晶粒内析出碳化物并粗化,同时析出σ相;孪晶界上的M₆C碳化物由颗粒状变为短棒状并逐渐粗化。此时,表面先形成致密的Cr₂O₃层,但随时间增加,氧化层致密性下降,出现团簇状氧化产物,逐渐形成尖晶石氧化物,导致内部氧化。为维持保护性氧化层,Cr元素从晶界和临近表面区域扩散至表面,影响富Cr析出相的析出。
结论 对厚度为50μm的GH3536箔材在大气中400℃、600℃、800℃下分别进行100h、300h、500h的氧化行为和组织演变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氧化动力学:600℃和800℃时,氧化速率分别为3.6823×10g²cm⁻⁴s⁻¹和1.1858×10g²cm⁻⁴s⁻¹,遵循抛物线规律。初期形成Cr₂O₃为主的致密氧化层,随温度和时间增加,氧化层致密性降低,Ni、Fe元素扩散至表面,与Cr₂O₃反应生成NiCr₂O₄等尖晶石氧化物,数量随时间增加。
2.组织变化:400℃和600℃时,组织变化较小,主要析出碳化物沿晶界网状分布;600℃处理500小时后,母相晶粒内部和孪晶界开始析出碳化物颗粒。 高温3.组织演变:800℃时,晶界析出相由网状碳化物转变为条带状μ相,孪晶界M₆C析出相形态变化,母相晶粒内部析出多种颗粒状析出相。
4.耦合现象:800℃时,氧化层形成与析出相析出产生耦合。为维持氧化层,Cr元素从晶界和表面附近扩散至表面,导致μ相只能在箔材中部析出。
以上研究揭示了GH3536箔材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行为和组织演变规律,为高温合金材料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闻资讯
-
2025-09-25全面解析4J33/4J34的化学成分、性能指标及
-
2025-09-23耐热合金之星:Incoloy 330(1.4886)的力学
-
2025-09-17精准匹配,封接无忧:4J系列铁镍合金为
-
2025-09-16温度变了,形状和弹性却不变!这种国产
-
2025-09-15精密仪器、航空航天、高端轴承…都离不
-
2025-09-123J1、3J2、3J3合金化学成分、热处理制度及
相关产品
